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7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耳机展见闻——再一次的你好,SONY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28 11: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ONY,这个名字昭示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发烧启蒙,可以说80后的成长和SONY的产品发展是同步调的,掰掰手指算一下,我的发烧历程始于1997年,SONY的EX-672和随机自带的MDR-ED136奠定了我发烧的基础。2001年的MZ-R900和MDR-E838则开启了另一个时代。直到十多年后,交响乐团黑管首席的友人赠与一对MDR-E888终于满足了所有关于那个时代的梦想。



随着发烧的逐渐深入,SONY的产品从随身拓展到全尺寸大耳机、影音设备和各种娱乐设备上,无论是R10、D100、几代playstation、相机和各种专业录音室设备,从生活到娱乐到工作,一直都有SONY的身影。

我曾经多次参加SONY的各种活动,也曾作为受访嘉宾参与了一些重点产品系列的内部调研工作,工作当中和SONY的一些独立影音业务部门也有充分交流和沟通,无论是从技术角度和产品角度,这一代的SONY总是或多或少的让我想起当年EX-672那个时代的SONY,机械时代的东西拿到今天依旧耗不过时,充满简约的设计语言总是能够通过非常简单直接的原理来进行沟通——这似乎也是区分一个公司是否伟大的标准之一。



很荣幸本次成都耳机展再次受SONY邀请前来尝试新品,每次SONY的产品理念升级总会见证许多重要产品的诞生,今年想必也不例外,经典的降噪耳机WF-1000XM5拉开了这一序幕的更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品的发布,与以往不同的是,SONY这次发布的产品涵盖了从音乐生产到聆听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两款非常重要的专业音频产品:C-80 大振膜电容麦克风和首款专业开放式监听耳机MDR-MV1,还有一款消费级降噪产品ULT WEAR 重低音头戴式降噪耳机。当然,除开新品之外,很多经典的高端型号,比如IER-Z1R、MDR-Z1R和难得一见的Just ear也悉数在列。



首先来说说大振膜电容麦克风C-80,这居然是一只搭载了1英寸振膜的双振膜麦克风,心形指向,尤其适合表现人声部分的细节,从频响曲线上来看人声频段相当的平坦,振膜材料和传奇麦克风C-800G相同,而结构则参考了C-100,怎么看都是要放个大招的节奏,但是从易用性上来看似乎对个人用户又极为友好,随便找个带48V幻象电源的声卡都能拾取到不错的细节,自带的低切开关也可以对人声干湿度和低频噪音进行很好的调整,居然还带-10dB的PAD(定值衰减)功能,对增益过头的场合来说几乎是个懒人专用,我能想到的所有个人录音乃至部分商业录音场景用起来都很轻松,在家录个电子书,唱唱K,录首歌还是非常合适的。



而全开放式监听耳机MV1是有点惊到我的产品,SONY此前在录音室当中的监听耳机基本清一水的封闭式,地表任何一个出名一点的录音棚里你都可以找到封闭式监听的代表作MDR-7506,这次居然做了个开放式耳机,的确有点令人惊讶,虽然我本人是一个坚定的开放式耳机拥趸,但是SONY出个开放式监听耳机还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从结构上看SONY是打算把开放式耳机这一概念坚持到底了,传统的开放式耳机罩壳不会在斜边开孔,基本就是振膜背面投影区域以60度锥桶的形式进行开孔,而新一代的设计中,超大开孔率成为继非均厚耳垫+耳机的驱动单元采用了新型导音孔设计的另一个亮点,仅单元背面版非斜面区域就开出了200多个圆形孔,斜面区域的开孔率也是非常惊人,如此做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极大程度的重量,降低颈部负荷,背板的处理和轻盈程度甚至让很多发烧友错把金属材料当成了塑料,不得不说是个美丽的误会,也侧面印证了索尼在表面处理方面的底蕴。从声学设计角度猜测,如此设计是为了更通透自然的声音,同时提升感知声源宽度。从而达到更加精准的音色和更自然的空间感回放。相比传统的封闭式耳机双耳信号相互隔绝,开放式耳机从某种程度上双耳可以听到另一侧的声音也会让声音表现,尤其是空间方面更加自然一些。MV1的设计初衷也是针对空间音频混音,Hi-Res级别的混音与母带制作,毫无疑问这也绝对是适合音乐欣赏的。



令人吃惊的是MV1的价格,建议零售价只有2990元人民币,毫不夸张的说干脆就是放了个大招,值的注意的是MV1带有一个蓝色professional字样铭牌,要知道索尼这类老牌厂商在铭牌标识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这个铭牌本身就是索尼官方对于这款产品音质的承认。



技术上的突破不仅限于外壳,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非常巨大的,MV1采用40mm单元,公布的频响范围居然达到了5-80000Hz,(多数监听耳机上截止频率只有45k-50k),虽然并未公布频响曲线,但猜测这款产品既然能够被赋予监听之名,曲线本身应当也是比较平坦的。


同样采用40mm单元的还有一款主打重低音的新品头戴耳机ULT WEAR,这款耳机外观上有点类似封闭版本的MV1,似乎新一代的SONY头戴式耳机都采用了类似的家族式设计,非常具有识别度,与1000X系列略微不同的是顶部具有一个1元硬币大小的金属罩盖,ULT按钮也比较显眼一些。
SONY的低音增强技术,就我所知可以追溯到EX-672时代的mega bass和groove上,不过当时ED-136的密封性本身就很好,基本上没太大必要把低音开到groove那一档,后来耳机上以XB-700为代表,出现了很多主打低音的产品,低频非常具有冲击力,而低音增强这一技术发展到以无线蓝牙耳机为代表的主动式耳机后,升级为今天的ULT功能,依旧是两档增强模式,当传统的模拟电路增益转为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后,对低音进行更加精细的增强。



得益于1000X的技术,ULT WEAR也搭载了DSE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和360临场音效,前者可以大幅度修复有损音质而后者是空间音频技术的一种体现,而降噪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定制化的EQ调节也支持接近百种调节组合,可以说是脱胎于1000X的全新年轻化系列。据SONY音频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ULT是一个全新的系列,旨在为喜欢低音,动感的音乐的用户全新体验,后续这条产品线也会有蓝牙音响上市。



最后来到最重要的部分,SONY的全景声技术360的展示,整套展示采用了一台MacBook Pro,使用protools和索尼的专属开发工具搭建的DEMO拥有多达112条轨道(最高支持128轨,相当于两条MADI,如果换算成MERGING HAPI级别的声卡那可是接近20W才搞得定的啊!)相比主流全景声技术只支持上半球,SONY开放了全半球的支持,现场展示相当具有秀技术的味道,利用一台MacBook Pro直插MV1就可以得到惊人的空间音频体验,当然,所消耗的内存也是惊人的,现场18G内存的MacBook Pro在100多个轨道的恐怖压力下频频发出内存不足的告警,这也许是因为强大的开发工具带来的自由度所必须得代价(手持M3 MAX 64G表示精神稳定),插件中不仅可以自定义对象的空间位置,也可以方便的定义输出渲染模式,如立体声,7.0.X乃至13.0.X。搭配近乎疯狂的112个轨道(对象)让整个demo也充满了技术的味道,虽然正式版插件虽然并未引入国内,但从技术想象空间上来说,个人认为是全场最具亮点的展示之一,来成都耳机展绝对不容错过这一演示!



因为时间关系和现场热情的观众,无法更加详细的覆盖到更多产品,相信在后续的各站耳机展中,我们可以再次现场聆听到SONY几款新品的声音。这里简单分享一下SONY的新品系列。有机会我将对其中个别高关注新品做详细评测哦。




2
发表于 2024-4-28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攀枝花市
大法是有技术的,妥妥的理工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12:05 | 只看该作者
tommynsx1983 发表于 2024-4-28 11:22
大法是有技术的,妥妥的理工男

说真的和市场沟通满足不了我了直接找工程聊全景声的制作才真的有趣
能解释不少我们之前不理解的“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4-28 1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索尼大法好,想当年CD流行的时候,很想买一台索尼CD机,但是年纪还小,没有钱,最后父母赞助退而求其次,买了一台松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15:08 | 只看该作者
妮可妮可妮 发表于 2024-4-28 13:40
索尼大法好,想当年CD流行的时候,很想买一台索尼CD机,但是年纪还小,没有钱,最后父母赞助退而求其次,买 ...

那时候索尼和松下都是顶级品牌
不过SONY是CD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的确是退而求其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4-28 19: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索尼大法 法力无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4-29 0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听之前“你好,sony”,听之后“sony,so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5-10 18: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榆林市
大法啥都好就是不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5-10 1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5-10 18:34 编辑

如今国砖的调音设计水平大法都要望尘莫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9:06 | 只看该作者
yetifc 发表于 2024-5-10 18:18
大法啥都好就是不好听

MV1值得一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9:08 | 只看该作者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5-10 18:32
如今国砖的调音设计水平大法都要望尘莫及了

接近20年以来亲历了国产设备的追赶和超越
这也有效带动了很多国际品牌的竞争意识
现在海外产品没两把刷子还真不敢来国内做这过江猛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5-11 1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记得最初玩的大耳好像是sony MDR V600,后来才开始玩森海。这个看来要去试听一下MV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5-11 1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省
我当年听索尼700DS,感觉索尼还是非常有技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9:22 | 只看该作者
wjs6978 发表于 2024-5-11 13:11
我当年听索尼700DS,感觉索尼还是非常有技术的。

一直都很有不过这几年低调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5-12 09: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榆林市

求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5-12 0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出r10 010之类的不抱希望了,但希望出Z2R 或者至少能出Z9,目前的这几个新品感觉还是小打小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4:46 | 只看该作者

只蹭不进去?
才不相信你们男人的鬼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4:46 | 只看该作者
shenhua2030 发表于 2024-5-12 09:22
出r10 010之类的不抱希望了,但希望出Z2R 或者至少能出Z9,目前的这几个新品感觉还是小打小闹

憋大招呢~没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5-17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别他娘的吹了,MV1这么垃圾的玩意最多几百块,,买来就吃灰了。。声音糊不拉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5-17 15: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现在的索尼能拿得出手的专业解码器没有。。。。专业前级也没有,,,,,,耳机还在吃7506的红利。。。还吹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21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