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enlicn 发表于 2019-7-17 16:25

auralic 发表于 2019-7-17 08:59
什么应用到高精尖的时候或者追求完美的时候,每个环节都会精雕细琢,比如时钟线。
好的测试级sma头400起步 ...

好的SMA及BNC头真的很贵,还都是工业用,没HIFI玄学参与的!~

nosounds 发表于 2019-7-17 16:27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19-7-17 16:31 编辑

jhj 发表于 2019-7-17 14:00
320K mp3和Flac的差异,很容易就可以测量出来。更不用说CD和电话机的频响范围天差地别

然而USB线这玩 ...
到今天服务器用的内存条仍然要做ECC错误校验,而普通内存条没有,因为服务器需要长时间开机,带校验芯片的服务器内存条可以大大改善长时间开机的稳定性

而如果用普通内存条当服务器内存使用, 长时间运行后,数据冗余等问题会导致内存溢出,极易发生死机等问题



日常的数字传输copy过程中不是没有错误而是有纠错机制,所以大家感受不到,举个例子,如果用普通的复制粘贴来一次性拷贝数万个文件,中途死机是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有兴趣可以试试复制粘贴一次C盘的全文件,看看死机的几率有多大

或者找造卫星的科学家问问,数据传输中的误差到底有多大影响

usb异步传输只是改善了来自于源头的时钟频率影响,但并没有进行纠错,要找理论依据,不妨多找点解码器时钟设计方面的书看

玩了几年耳机,从什么都不信到不敢乱说,接触的越多,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越知道敬畏




auralic 发表于 2019-7-18 08:51

owenlicn 发表于 2019-7-17 16:25
好的SMA及BNC头真的很贵,还都是工业用,没HIFI玄学参与的!~

嗯嗯,我的意思就是在工业/科研这些没有玄学参与的领域,在纯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其实接插件和线材也都不便宜的。想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phoexi 发表于 2019-7-18 09:23

我试过不同的同轴线接机顶盒和电视机(显像管的)然后单反开手动档拍照 找人对比

结果是90%以上的人对两个图片的色彩差异的描述都是一致的

cdzzs6_7 发表于 2019-7-18 09:28

phoexi 发表于 2019-7-18 09:23
我试过不同的同轴线接机顶盒和电视机(显像管的)然后单反开手动档拍照 找人对比

结果是90%以上的人对 ...

;P 90%十连失败的概率高达65%, 过不了十连你这就是玄学 (狗头)

jimmyxzy 发表于 2019-7-18 10:33

phoexi 发表于 2019-7-18 09:23
我试过不同的同轴线接机顶盒和电视机(显像管的)然后单反开手动档拍照 找人对比

结果是90%以上的人对 ...

把照片发上来看看吧

战斗天使 发表于 2019-7-18 11:04

jimmyxzy 发表于 2019-7-18 10:33
把照片发上来看看吧
别被带偏了,说USB扯同轴干嘛

Anima 发表于 2019-7-18 11:11

owenlicn 发表于 2019-7-17 16:25
好的SMA及BNC头真的很贵,还都是工业用,没HIFI玄学参与的!~

工业上很多高速率和大带宽的数字传输场景,对接插件和连线要求很高,这和hifi没法比。

啤尔·Leung 发表于 2019-7-18 11:13

battily 发表于 2019-7-17 09:33
担心我移动硬盘里的老师会不会被线打码

你的老师会被打码就是因为线材不好,信号传输有损失导致成像模糊

jimmyxzy 发表于 2019-7-18 11:19

Anima 发表于 2019-7-18 11:11
工业上很多高速率和大带宽的数字传输场景,对接插件和连线要求很高,这和hifi没法比。

而且工业用的话要考虑环境恶劣的情况,以及长期的稳定性,这是民用产品不需要考虑的。

jimmyxzy 发表于 2019-7-18 11:20

战斗天使 发表于 2019-7-18 11:04
别被带偏了,说USB扯同轴干嘛

哈哈,没关系,乐一乐。

4dreams 发表于 2019-7-18 11:24

737 max 飞机上把电缆换成发烧线材,可以降低信号传输误差,减少坠机风险。

战斗天使 发表于 2019-7-18 11:39

本帖最后由 战斗天使 于 2019-7-18 11:41 编辑

jimmyxzy 发表于 2019-7-18 11:20
哈哈,没关系,乐一乐。
你说加特林火力贼猛,他说巴雷特一枪一个
没啥意思

jimmyxzy 发表于 2019-7-18 11:41

战斗天使 发表于 2019-7-18 11:39
你说加特林活力贼猛,他说巴雷特一枪一个
没啥意思

没办法啊,这帮人套路深的很。

u2-bono 发表于 2019-7-18 12:47

战斗天使 发表于 2019-7-18 11:04
别被带偏了,说USB扯同轴干嘛

同轴线和USB线传输的你都是0,1信号?

ylflyxtr 发表于 2019-7-18 13:21

用2万块钱的usb线能不能把凤姐照片打印成林志玲

jhj 发表于 2019-7-18 13:25

nosounds 发表于 2019-7-17 16:27
到今天服务器用的内存条仍然要做ECC错误校验,而普通内存条没有,因为服务器需要长时间开机,带校验芯片 ...

服务器用ECC内存只是要增加以年为单位可靠性,也就是把几年一次的硬件错误导致死机概率变成几乎为0,几百几千年也不会碰到一次而已。什么数据冗余导致内存溢出压根就没这说法,什么数据冗余、内存溢出这些都是软件写错了有bug导致的,这跟电脑内存是不是ECC的毫无关系好么?
只要软件有bug,在有ECC的服务器上内存该溢出依然溢出,根本没区别。

普通的复制粘贴数万个文件,对于正常的电脑根本不可能导致死机的。
老的机械硬盘会因为4K性能和寻道等等因素导致很慢,而只要是个NVME的SSD,拷贝几万个文件都是小case。
操作系统可能在IO上花点时间,但也绝对不会死机的。
USB协议本身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就会纠错,如果没纠错,你往U盘拷文件,每次都有几个bit的不同,这特么还能用?
放心,电脑本身有足够的机制保证了你每次拷贝的文件都是100%一样的,除非你U盘本身损坏了,但也会导致拷贝过程失败。
至于你说的USB传输的误码,压根不会发生。
虽然我对解码时钟硬件本身懂得不多,但对我毕竟是计算机专业的,你说的很多东西都似是而非。

szlsdy 发表于 2019-7-18 14:13

按照这个原理 那我用不同线拷文件 拷出来结果还不一样呗。打印机的原理不就是把文件拷到打印机里再处理吗

nosounds 发表于 2019-7-18 14:30

jhj 发表于 2019-7-18 13:25
服务器用ECC内存只是要增加以年为单位可靠性,也就是把几年一次的硬件错误导致死机概率变成几乎为0,几百 ...

我是学化学的,计算机原理知道的只是皮毛,举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我是理科生,微观的角度来说完全无损的传递是不可能的,至于能不能被测到,被感知,那是设备灵敏度和感官阈值的事。

几年一次的出错可能,是实验出来的吗?我只知道安捷伦的仪器工程师说他们配给设备上做控制的电脑,内存条必须要用服务器版的,可能是他买了惠普的股票吧

常见的知识发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书本纯理论推导,需要极强的综合知识功底;一种是实践后发现问题,再寻求原理

论坛里并没有能造大奥的神仙,未见百万年薪的调音师,所以我是不信谁的理论水平真能高到指点江山。做点力所能及的实验才是正途。

1先确认自己的听力范围,低频多少,高频多少,完善的各种软件虽然测的不一定准,但是意思一下还是可以的

2确认自己的声音辨别能力,比如dsd转flac,flac转mp3,自己转个十组。找人帮忙排个序(好像有盲听排序的foobar插件),确认一下自己能不能听出有损和无损的差别

没有这个听和辩的耳朵基础,争辩真的毫无意义

有了听力基础,剩下的无非是多听多比较。

甚至可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重复性和重现性的测试



metaverse 发表于 2019-7-18 15:09

wtmsny1 发表于 2019-7-17 10:18
很简单的思想实验,从数字源到耳机,少说有几百根线或电容吧,假设每换一根加强一点高频,那全部换了岂不 ...

你可以试下从电源线、机内线、元件引脚线、数字信号线、模拟信号线等全换成细芯镀银线,体验下听感酸不酸爽……:lol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朵听不出USB线的区别?那就用眼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