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61|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始终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关于线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我一直觉得线材的作用就是导电。但是,电流通过的载体和环节太多,比如前端,有接口、内置印刷电路、焊接点、电器元件、微处理器芯片,它们的材质,不可能都是发烧级材料吧?中端解码、耳放,同样的原理,到耳机,连接发声单元的导线,焊材也是厂家定死了的,那么,仅仅更换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并没有彻底改变设备内部的预置线材,焊材,也就是说电流通路的环境并不一致,就像城市公路,路口那么多,最终的通行效率,并不取决于路面铺的多好,还在于路口的梗阻效应。那改变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sieft 发表于 2017-11-16 09:19
如果线材是短板那不正好管用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是,短板更应该在焊材,印刷线路上,元件针脚,芯片引脚这些方面的材质,都是大批量生产的东西,连接线的材质再差,会差于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sven 发表于 2017-11-16 09:22
楼主不是已经觉悟了吗?干嘛想这种庸人自扰的问题。

我觉悟了,别人未必觉悟,我不是自扰,只是讲科学原理,而庸人自误和庸人误人,比自扰更可怕,况且谁是庸人还不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serapha 发表于 2017-11-16 09:26
这种事情想也没用,试听和实践就行了。
前端设备之间的线材姑且不谈, 就说给耳机换线吧,确实能产生可闻 ...

问题这种感觉,毕竟是虚的层面,不一定是大家同感的东西,所以是软指标,不一定有普适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owaly 发表于 2017-11-16 09:37
你每疏解一段路口,下游路口压力就会小一些,是能感知到效果的,不是说非得全疏通了才有效,这道理难道不明 ...

好吧,你把前面环节都疏通了,但是,最后环节,发声单元的导线焊锡,不是把前面的努力都局限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gebegebe 发表于 2017-11-16 09:44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3801&extra=

我不否定单独的线材有其物理特性,我只是说,你线材换的再好,还是要接到终端上。那么耳机连接发声单元的导线和焊材的物理特性,不是依然没被改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renmin43 发表于 2017-11-16 09:52
其实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机器里面的由厂家负责,焊接、接插、机内线、屏蔽都很重要,厂家都会考虑到,当然也 ...

呵呵,冠个发烧友的头衔这么了不起,以为是亿元俱乐部了?你咋不挂个牌子,非发烧友和狗不得入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notus 发表于 2017-11-16 09:54
你有什么证据表明这是短板而线材不是短板呢?这不都是自己瞎想吗

你有什么证据说就线材是短板,其它环节不短?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瞎倒腾?前面有人说了,还是三大件固定了,只好线材微调,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三大件没法自己去拆开鼓捣。再说到底,你买三大件,肯定买时都是自己当时满意的效果,结果听一段,你自己的听感发生了变化,才又想调整了。再说到底,就证明听感这个东西靠不住,是变化的。
所以,盲目发烧是个目的不明确的过程。今天说找到最终喜欢声音的,可能过两年又要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09:59
在尚未证明所谓的短板效应在hifi中的确切存在前,就先将其他领域的概念生拉硬拽进来作为论证的核心,是很不 ...

呵呵,我提个科学问题,咋又要被说成不负责任了,不负了什么责任?我拦不住你花钱折腾吧?我能拦住别人花钱折腾吗?我说个科学原理,就挡了厂家的财路?

所以,我还真不明白我咋不负责任了。

那么借某些概念炒作,掏消费者钱包的,倒很负责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owaly 发表于 2017-11-16 10:18
说的没错,会限制住,但前面做的努力不会白费,只是效果弱化了。。
事实上机内线路径短,不经过接插件, ...

你说的是我目前看到的最有分量的解释。所以说,明明白白发烧才是真,稀里糊涂,不明原理瞎鼓捣,完全凭感觉走,并不服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10:29
你这可算不上科学问题,顶多算自己拍脑袋生拉硬拽弄出来的民科。
就拿你自己说的话为例:

好吧,请你说出音响界为什么不适合公认的科学原理?还民科,你是军工科技?军工科技也是领先民用科技,而没听说超科学原理和反科学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10:37
我再重复一遍,你说的这些玩意根本没有任何什么“公认的科学原理”,你只是在没有任何证明的情况下把交通 ...

呵呵,原来我用公路做个比喻,被你理解成这是“民科”。啥也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10:56
哦,那我也做个比喻,搭建hifi系统就像盖房子,多盖一层房子就高一点,多盖一层房子就高一点,盖的层数越 ...

你这个比喻不恰当,你忘了,房子不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加多高就多高,那是地基制约了的,还有承重力,预应力等等科学计算,胡盖会塌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hrmdadi 发表于 2017-11-16 10:58
不好好听歌,,老研究什么旁门左道

哈哈,我在边听边想呢。这样我就不会去纠结有没有恶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11:03
我这比喻比你的恰当多了,hifi系统整体来说越贵的声音越好,这符合事实。
你那是什么玩意?按你的什么“ ...

好吧,你使劲盖,越高越好,高屋建瓴,金钱与智商俱高,身心与白云齐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sasawang 发表于 2017-11-16 11:09
为什么日经贴总是能引战,自从绿坛创办以来这问题就没有过结果。

因为有人总不会好好说话,说不出道理就只好起急。因为有人沉溺在坑里无力自拔,还要把别人拉下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前进 发表于 2017-11-16 11:46
改变在
就像 你不能吃到纯天然的饲料养的猪肉
但是可以烹调的技术更好

如果一定要这么比喻,

“高保真”算是音响界的一个高标准吧?

“纯天然”应该算是饮食界一个高标准吧?如果按着音响界概念走,那纯天然应该以血食为最高境界。但少有人这么吃。

反之,音响界要按着饮食界的烹调概念走,又何谈高保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michaellink 发表于 2017-11-17 09:18
离耳机/音响越近的线材,比如耳机线,喇叭线,就对听感影响越大。

楼主忽略了一点,电源线进到机器后是 ...

谢谢,说的很细致很耐心,有说服力。我心悦诚服的受教了。你是这贴里,第二个既讲道理,又讲知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3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