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2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亚动力最后的辉煌?——从九支T1的对比妄议T1一代的种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26 14: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美地区
本帖最后由 feiyu2981 于 2019-6-26 15:38 编辑

谨以此文向拜亚动力(已上市的)最后一只好耳机——T1一代致敬!!!
前言:接触T1已经好几年了,早期听的是1w多号的T1,系统不到位无感,时间不久就出了。深入玩3500+号的所谓二版T1一代已经快两年时间,随着系统的升级和调整,T1越来越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我对T1的认知也从早期的“高频亮,声音呆,只能听听室内乐”到现在的“千变万化,可刚可柔,一切皆有可能”。
近期蒙两位大佬割爱,收了两只头版T1,遂萌生了对比T1的冲动,在众多基友的怂恿和支持下,对比范围越来越广,想了想,索性玩个大的,挖一挖T1的各种方面。
在此首先感谢农总、R总、黄海总、TOTO总、学弟(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慷慨借出T1。
本篇主要就是对比九支T1(编号分别为12xx号丝绸头梁非同心圆,14xx号丝绸头梁同心圆,19xx号丝绸头梁同心圆,35xx号(此编号之后的均为绒布头梁同心圆),36XX号,99XX号,11xxx号,25xxx号)在楼主系统下的实际听感,曲线(频响和瀑布图),耳罩影响,线材影响等等。
这九支T1的选择有一定讲究,两只头版分别是同心圆和非同心圆,19xx号是丝绸头梁(这也是头版T1的标志之一),其余是2k-4k选两只,4K-9K号段选一只,9K-1W号段选一只,1w-2w号段选一只,2w以后选一只。虽然样本不够多,但是应该能稍微看到一些T1版本演变的脉络。
手机拍的无任何摄影技术的渣图镇楼。

T1对前端极其敏感,音源、耳放、供电、线材、管子、避震稍有变化声音就变化很大,因此本文听感描述仅适用于楼主系统下,萌新初烧听感如与各位大佬听感不同,谢绝嘲讽和谩骂。

2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1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本帖最后由 feiyu2981 于 2019-6-26 15:32 编辑

一、系统搭建:
音源:linn renew klimax ds/1+巴法洛2016交换机
耳放:DNA stratus(更换RCA 单屏2A3+LorenzD环ECC85+双云母横纹屏marconiU52),VAW 8PB(更换德根肥环802s和飞利浦法国产EL86),ear909 Monitor。
耳机:T1一代九支,均采用同一对原配无塌陷EDT T1V耳罩,原线改平衡。
耳机线:T1一代sommer原线改800母头改平衡,BISPA澄800母头平衡线,线世界白金7800母头平衡线。
周边线材:AET Evidence旗舰电源线接LINN RDS/1,静神SZM-55换AET镀铑头尾接DNA和8PB,老叶PS1000换欧亚德004头尾接EAR909M。平衡线为LINN 银皮XLR,RCA线为gotham 11301,NAS到RDS1是CHORD网线,DELA网线接RDS到交换机。
二、从频响曲线和瀑布图的测试看区别
测试前的重要说明:本次测试不是为了获得准确的频响曲线和瀑布图,楼主的低端设备也不可能做到这点。测试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曲线的对比,一是推测T1不同时期声音走向的差异;二是推测耳罩塌陷和更换对T1声音表现的影响;三是判断线材更换对T1声音的影响。
因楼主对曲线研究不深,欢迎技术大佬看图上课。
对测试要求高、吹毛求疵的技术党和科学家可以pass以下这段。
(一)九支T1的曲线对比
为保证测试的公正性,九支T1均采用同一个无明显塌陷但又经过一定熟化的耳罩,测试L端单元的曲线。之所以不采用全新耳罩的原因:全新耳罩过于坚挺,与脸部贴合不够好,可能影响曲线和声音的表现。九支T1的瀑布图如下。本楼仅贴出测试图,不从技术层面下结论。



1561531871797.jpg (367.04 KB, 下载次数: 1414)

1561531871797.jpg

1561531736423.jpg (367.04 KB, 下载次数: 1376)

15615317364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19: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