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angmo244 于 2019-9-5 19:59 编辑
钛铃入手有个把月了,应该说是目前自己最终选择的平头塞子。此次是在智通HIFI音频店淘的。没办法,能分期对于我还是更友好。先前2.5平衡单边出了点小问题,换成了高阻3.5平衡版,黄总售后我这才发快递,他那边就直接发货了,实在是给力。只是一直在外地学习也没得集中时间交作业。见谅见谅。非常感谢黄总送的便携盒子。
钛铃腔体小巧喜人,佩戴挺好,虽然为金属腔体,久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配送的海绵塞套也是蛮够用了,会员卡以及包装盒上头都标着独有的编号,据说限量的1000副售完之后会出量产版本,价格也会有些上浮。近来听时都是用的黑色海绵套,虽然选择的是高阻版,直推也并没有那么不堪,不过在361驱动下发挥得更为饱满。后续升级前端之后再探其实力。也作为自己在平头塞子的参考设备。
声音走向上,我的体会是和之前试听低阻版的印象不太一样,低频的弹性和下潜要偏紧些,速度感没那么明显。高频也没印象中靓丽,而中频则向着更棉、醇的方向呈现,带有一定的染色,透明中偏暖。声场排布和整体感受挺好,高增益、超级缓降下人声与器乐的分布较真实,很舒服。
曲种适配上钛铃更偏向于听一些舒缓音乐、轻流行、早期摇滚、港台老歌、爵士人声,越是老歌听感越好,人声真切,现场录音的音乐效果更为出众,非常真实,器乐、人声位置相当合适。各个乐器与观众的掌声在音乐中基本没有了入耳塞的边界感,开阔且透明。这一点与sundara这种全开放的耳机有相似的地方,但限于单元大小以及低频反射等因素也使得在超低频,低频氛围感较强的音乐中难以达到所谓的“包围感”,这也是之前试听的一些平头塞子的共性,就比如曼森的金属以及laibach的金属,与入耳的谢兰图以及RE2000都没有可比性。alison krauss的现场则非常适合,听完之后反而觉得谢兰图以及RE2000的现场感反有不如。开阔感,清晰的高频,醇厚的中频,细腻的表达,在闲逸的深夜读书或工作的时候听来别有趣味。在聆听较长时间的钛铃之后,忽感自己对声压反而更敏感了,甚至在用谢兰图和RE2000银的时候都比以前调低了音量,在不需要太多侵略感的音乐时,小音量下的细节与音色更能体现他们的特质以及味道。
总之,钛铃不适合出街、不适合吵闹的环境,在安静的时候聆听让自己沉静下来的曲目时手上其他塞子以及耳机难以满足的静寂感。不过他的好不足以取代隔音性更佳的谢兰图以及RE2000银,更无法取代signature pro以及sundara在声压,密度以及更丰富的反射影响下的声场和氛围感,但在夏日的深夜,我会偏向于用钛铃听着让自己入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