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92|回复: 160

这本书的副标题真有趣----不信线材者勿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本帖最后由 偶系aven 于 2019-10-18 23:46 编辑

里面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很多其实都已经能默写了,但是可能对有些“神论者”而言就是摧毁他们的信仰吧

微信图片_20191018193504.jpg



10月18日晚  更新
哪怕这本书只有这最后一课,我都觉得很值得!!



微信图片_20191018234211.jpg
微信图片_201910182337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事先申明,我是一名坚信“线材有用论”的烧友,我的父亲算是我的启蒙导师,从90年代看着父亲搞功放玩箱子,到现在自己结婚多年因为客观因素只能玩玩耳机。本人个人的看法是:越好的器材对玩家的经验和自身对HIFI的理解越严格!
请不要说什么9500和HD800一样能听,都不吃耳放和搭配,这是错误的观念。
一款高端产品对周边、线材和搭配一点都不敏感且迟钝,这说明其“个性”过于强烈,不说设计上是否有缺陷,这样的设备其实并不配称为高端器材。
耳机是最终的音讯还原设备,越是高端的耳机或是箱子,对在它之前的器材变化越敏感。
耳放作为耳机专属的功放设备,基本要求便是“将音源设备所输出信号正确且真实得放大”,能将自身特色“污染”到整个系统的,这种设备不用也罢。
音源是声音的起始点,劣质的音源输出信号经由耳放或功放放大,再由敏锐的高端耳机还原,这种情况简直无法想象。
关联起这些的便是所有的线材,它们是桥梁是纽带,最好的线材便是“没有线材”,可是这个要求起码现在是无法实现的。
所有的线材都是做减法,只不过是谁做得合理,得出的答案最接近玩家的心理预期。
按国际标准,导电率100%的要求是退火后的纯铜导体,常见导体银为108%,铑为102%,金为86%,锡为15%,至于我们器材中的铜也并非纯铜,有锡铜、鍗铜等等。
至于电源线之争,在老一代的烧友中早已经有定论了,“玩HIFI就是玩电”,这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烧友连RFI干扰、EMI干扰、市电参数和频率都没弄懂,就武断得认为HIFI只跟器材有关,与周边无关,实在有失妥当!
各位,勇于尝试吧,当器材已经到达瓶颈,试着起调整线材、去折腾电处、去尝试避震,或许你们能从中找到乐趣!
也欢迎所有小伙伴畅所欲言,但是我很不愿看到在帖子里吵架或人身攻击,大家就事论事,“争吵”只是宣泄,“讨论”才是利于双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这本书的第一章也很有趣,不过这本书很难,能看懂的都不多。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jpg 未命名.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微信图片_20191018195902.jpg
微信图片_201910181958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tts43 发表于 2019-10-18 20:00
这本书的第一章也很有趣,不过这本书很难,能看懂的都不多。

其实这段话也没错,只是很多人有点矫枉过正,非要延伸到电网和供电设施层面,离器材距离越近的周边设备对器材的影响越大,哪怕有能力把街道的变电设备更换,因为整个小区的干扰都没法屏蔽并且共存,所以系统中换入任何线材变化都不大,我倒是非常相信“只有水清了,才能看清水底的鱼”这个道理,而且线材的编织屏蔽和冶炼方法都对最终成品是有影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偶系aven 发表于 2019-10-18 20:07
其实这段话也没错,只是很多人有点矫枉过正,非要延伸到电网和供电设施层面,离器材距离越近的周边设备对 ...

这本书太牛x,很多所谓设计师都不见得能掌握其中的几节。在我没有见到更牛x的书之前,我是选择相信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有电子版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有区别的,只是不一定变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电源线,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任何可实验的实证例子,不相信才是正常思维,无理由相信的那叫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偶系aven 发表于 2019-10-18 20:07
其实这段话也没错,只是很多人有点矫枉过正,非要延伸到电网和供电设施层面,离器材距离越近的周边设备对 ...

这个确实。我用了银彩,然后有人吐槽,你及内线还不是垃圾铜箔,你换着点线有啥用, 有本事换了机内铜箔啊。看下audionote高端里面模拟部分全是纯银搭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鑲ョ▼ 发表于 2019-10-18 21:58
电源线,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任何可实验的实证例子,不相信才是正常思维,无理由相信的那叫信仰。

可能你还没接触到好声音的一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偶系aven 发表于 2019-10-18 20:07
其实这段话也没错,只是很多人有点矫枉过正,非要延伸到电网和供电设施层面,离器材距离越近的周边设备对 ...

记得我在论坛说过很多次,要先培养自己的听音观,很重要。现在很多,什么音染不音染的。觉得直白的就是没音染的,真的推荐不懂得多去听几次音乐会看看现场再回来听器材要好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哈哈,我也买的这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我相信线材,但我不相信上w元还能发绿的线能够比拿同价格升级塞子和播放器效果来的好
索六万加大魔王除外,有钱任性,随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本帖最后由 dc999 于 2019-10-18 23:15 编辑
鑲ョ▼ 发表于 2019-10-18 21:58
电源线,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任何可实验的实证例子,不相信才是正常思维,无理由相信的那叫信仰。

作为普通商品使用者,我觉得没必要非要去搞清楚什么原理,就比如你会使用手机,就非要去搞清楚其制造和工作原理吗?搞清原理那是工程师的事情,至于业余爱好者想搞清原理,那只有自己去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了。
至于可验证的实例,不需要看别人怎么说,只需要在自己熟悉的系统上用几条线试试就知道了。
至少我是这么做过的,四根电源线(三根厂线+一根随机线),都是接耳放,让家人随机换10次,我背对机器,放同一首曲目,我每次都能准确辨别出是哪条线。
注意这里有个前提,做这个实验,要在自己长期使用和熟悉的器材+常听的曲目上来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本帖最后由 dc999 于 2019-10-18 23:12 编辑
34nl 发表于 2019-10-18 22:43
我相信线材,但我不相信上w元还能发绿的线能够比拿同价格升级塞子和播放器效果来的好
索六万加大魔王除外, ...

这是你的耳塞耳机和播放器材还是普通档次时才会有的正常想法。
如果你的耳机和耳放都已经达到顶级(比如说耳机已经是1266,耳放已经用到总司令),请问你还会有这种想法吗?
线材一直都是微调系统用的,只有初烧才会认为线材能让器材有等级性的变化。
还有一点,线材和器材的等级要合适,要匹配。就好比给五千块的耳放上根PAD的30周年电源线也是然并卵它也不具有挑战总司令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带上自己心爱的耳机,放一曲自己最爱的曲目,泡一杯咖啡或沏一壶好茶,然后翻着书一页一页得细细品味,不觉得是一种享受么,我一直都是强烈推荐买实体书的,一来是知识版权,二来是知识的汲取也是需要环境和意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dc999 发表于 2019-10-18 22:38
哈哈,我也买的这书

里面有废话也有凑数的内容,但绝大部分还是有营养有内涵的,七十来块的售价,从纸张和手感来说,起码我觉得很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偶系aven 发表于 2019-10-18 23:15
里面有废话也有凑数的内容,但绝大部分还是有营养有内涵的,七十来块的售价,从纸张和手感来说,起码我觉 ...

说实话,买来好几周了,我还没拆封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angel5631 发表于 2019-10-18 22:36
记得我在论坛说过很多次,要先培养自己的听音观,很重要。现在很多,什么音染不音染的。觉得直白的就是没 ...

其实很多小伙伴喜欢用“梁阿姨是不是有齿音”、“电音是不是刺激”、“张学友的鼻音是不是韵味十足”或者是“月光小夜曲里的青蛙能数到几只”来作为自己系统是不是牛逼的依据,这可能是他们的喜爱,但是一套系统是不是高端是不是合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关键是“还原是不是真?音色是不是美?信息是不是缺?声场是不是空?”作为最重要的考虑点之所以会有很多烧友说要去听听不插电现场,注意!是不插电!也就是说是演奏会!西方古典乐、中国民乐哪怕是爵士音乐会,因为乐器虽然在年代、保养、演奏者水平亦或者是品牌方面对最终发声效果有影响,但这些都听不出的还玩什么HIFI?小提琴就是小提琴的声音,这件乐器永远不会发出大提琴的浑厚,也不可能有钢琴般广泛的音域,一套能把小提琴还原成中提琴或者是大提琴的系统肯定是不及格的,至于美不美柔不柔刺激不刺激,这就看拥有者的喜爱了。我个人对人声或者是流行乐的要求并不是很苛刻,只要声音不刺激,信息量足够,并且不会“过分”修饰演唱者,这就是对我而言合格的人声或是流行系统要求,干、冷、薄或是硬邦邦的声音不管听什么都无法去融入,以上皆为我自己的意见,有其他想法的小伙伴也可以交流交流,但是请注意!素质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8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
偶系aven 发表于 2019-10-18 23:32
其实很多小伙伴喜欢用“梁阿姨是不是有齿音”、“电音是不是刺激”、“张学友的鼻音是不是韵味十足”或者 ...

是的,这也是我说的去现场听音乐会。了解现场真实不插电的音乐是什么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