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kbear ks2说说国产入门圈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27 0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宁波
本帖最后由 atlaschen 于 2020-6-27 03:22 编辑


kbear这个牌子,我其实是挺陌生的,应该也是近几年chi-fi品牌出口转内销的一员。
kbear应该读作kb ear,但看了youtube上headfi上,老外都读k-bear,没想到厂家干脆将错就错拿来音译取了个中文名,魁宝,有点意思。
开箱和包装就不细说了已有其他坛友分享过了。


腔体虽然不小,但用的pc材料比较轻巧,佩戴比较舒适的,同时腔体侧面下宽上窄,不厚,侧躺也没什么不适。
这里建议厂家可以送个小布袋,毕竟这个材料如果随便塞口袋里,还是挺容易产生划痕的,而且我看包装里腔体这部分下面还是有空间的,一个布袋还是放得下的,也多不了多少成本。
配件方面线材非常柔软,毫无听诊器效应。套子只有一种,比较薄,这对我个人来说倒算是优点了,因为我左右耳道大小有细微差别,戴一些外壁较厚的套子有一定概率偏音。



为了避免入耳产生耳压,一般的操作是只开一个孔,但是ks2在内侧开了两个。
主要还是说说声音吧。一圈一铁,官方对于这个塞子的宣传是“高频靓丽,低频沉稳”。


整体来说,这个塞子是杂食向的,没有明显的偏向性,整体比较宽松大气,同时不失解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了这两个孔,跟同价位的其他塞子相比,ks2的横向延伸对我来说还挺意外的。在听一些现场录音的音源的时候,声场能拉的开,声音的定位在这个价位的入耳里面算是比较不错的。
中频和高频结像比较小,人声不是贴脸的那种。
高频确实做到“靓丽”,听小提琴也还行,不过有点挑音源,音源不好的高频会刺。

但是问题来了,跟其他入门圈铁一样,圈和铁之间存在一种割裂感。
从k3003之后,圈铁结合这种结构不断被各种厂商采用,现在已经下放到了百元级的入门产品里了。
至于ks2,官方描述分频是低频圈,中高频铁,具体分在哪我也不太清楚。

确实,分开来说,ks2确实做到了“高频靓丽,低频沉稳”,但合在一起,在听一些特定的音乐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让人“出戏”的表现。
随便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glenn gould弹巴赫的时候喜欢哼哼,我用一些单动圈的塞子听,他的哼哼和琴声比较和谐,结像上能感受到是他一边弹一遍哼。但是用ks2的话,人声和琴声的声场大小和结像定位有轻微的错位,给人一种一个人在坐我面前弹钢琴,另外一个人站在我身后哼哼的感觉。另外,在听一些人声的音域会越过分频点的男声流行女声爵士的时候,声音的厚度,泛音的多少,有些不一致。
这些情况,说实话我在用手机直推的时候是没有发现的,当我试图在国砖上用更高的增益去听的时候,这种不和谐就被放大了。

就这个价位的东西来说,我上面说的这些可能有些吹毛求疵。横向比较,就我个人经验而言,ks2在圈铁结合的方面在500以内的同类产品里面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人声流行,电子乐以及编制不大的古典,都能驾驭的七七八八。尤其小编制提琴协奏之类的,因为一种乐器一般只在一个频段里发声嘛,“割裂感”就不那么容易被触发,再加上不错的横向声场,以及圈铁各自特性营造出来的纵向声场,大提琴宽松,小提琴清亮,乍一听还真有点那么回事。
其实这个产品的定位也很明确,用较低的价格给那些本来在用手机佩塞,苹果小白的用户,带来一耳朵的不同,ks2也确实做到了。
但作为一个轻度发烧友,我更希望见到的是保留这个动圈单元宽松和声场,去掉动铁,把售价控制在百元左右的产品,可能要求有点高了。






2
发表于 2020-6-27 23: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支持一下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5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