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1-5-28 22:13 编辑
基于对IE800s的不满意,以及对森海的信任,还有换东家后的不确定性,充了新的IE900和HD650
到手初步试听了下,前端基于山灵M8超高增益,感受如下:
整体印象:到手直接听,整体均衡、自然,明显超过之前听过的任何一个塞子(好塞子听的很少,之前就到自然声NSX、黑黄鹂、IE800s、17th这些);平衡感觉并不比单端薄,依然是饱满大气的感觉甚至更饱满,但是整体音色尤其是低频收敛了些,声场开扬了一圈,感觉这一点和HD800s很像,平衡音色一致并且有全面的优势。关于平衡音色,个人猜测可能和前端有关,大概率平衡对前端要求更高,推力不够或者前端声音偏硬的时候会单薄。。唯一的缺陷,中高频还是略带类似IE800s那种颗粒感,不严重,但在一些加料的录音里面会比较明显。而且一般这个用着用着会好些,倒也不是大事。
和IE800s:哪怕是单端,在声场、纵深、音色、密度、透明度、信息量、控制力甚至宽松度、整体感等各方面都是全方位的素质和听感的档次的提升,虽然仅仅刚刚开声,IE800s对比之下显得局促、闷糊、浑浊、低频散乱、高频生硬毛刺。考虑巨大的提升,首发价格比IE800s高了不到一倍,还算合理。虽然这个价格对于大多数人已经并不合适购入,具体见后面。
和HD650:本来HD650已经出掉了,结果森海卖身,顺带就买个新的回来纪念下。到手发现做工不如以前,声音似乎反而好了些。HD650只有单端原线,插在加持了鼠莓派大套装和线电的何庆华R27上,应该算是发挥得不错了。IE900用4.4平衡插M8、R27,终于有了和HD650正面一战的实力,声场规模达到了接近(IE900单端还不行),来回切换感受到的声场并不觉得有什么明显区别,仔细体验发现HD650的开放式还是自然些,但是规模感确实类似。信息量二者依然类似(如果IE900插M8可能会感觉稍差点点),IE900来得直接些,HD650平和些。两头的话IE900要好些,尤其是低频的力度、气势、下潜好过HD650。中高频的透明度是IE900略占优势,而全频的柔顺度、宽松度是HD650明显优势,这个不止对IE900,对其他同档次耳机HD650依然是优势。。来回切换的时候,HD650切换到IE900感觉没那么宽松自然了,IE900切换到HD650则感觉松散黯淡了些。。。总体上,IE900在透明度上明显优势,密度略优势(HD650在这个级别前端上中高频密度亮度也挺好),HD650则是一招吃遍天下的宽松自然,但其实只要不对比稍微听一会都能很投入的听下去,IE900的完成度、宽松度已经非常不错。
二者都是新耳机,无所谓状态。定了平衡线还没到,HD650也上平衡的话在这个前端上大概率是要压IE900一头的,而如果是入门的前端答案则是反过来的。如果是HD650、HD600搭配入门台式设备,印象里整体是不如IE900的。。一个有意思的事情,HD650和IE900的thd失真是一样的,杀得难解难分不无道理。
和T5三代:T5单端原线插M8,乍一听T5中高频要温和不少,没IE900那么略带凌厉。调到类似声压之后就能发现T5不论声场规模、透明度都是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细节和结像,在保证大量的细节的同时,还能刻画出良好的有厚度的形体感,这还只是单端原线,如果是换平衡线,声音优势还会更明显些(按T5PII推测)。。不过这个对手本就过于强势,是一个上市价并不便宜多少的低阻大耳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