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奉劝某些人不要抹黑科学——简单喷一下“听感”或“科学”这种黑粉式定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22 23: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2-2-22 23:55 编辑

RT,我先说一个现状就是,目前真正在一线搞科研的,在产业前沿推动发展的,沾声频和音频的专业人士,几乎没几个人玩hifi,不是说他不好,而是说这反而是咱们圈子的一种悲哀:真懂的人,反而没几个烧起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圈子里的专业人士,这帮子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占的比例估计就是沧海一粟。我这句话还一个意思就是:包括某些论坛大佬在内,你在Hifi论坛能碰到真正懂行的人的概率,是挺低的。
音频和视频都有一系列的标准,而最能体现人的主观影响的作用的,反而是大家不齿的压缩音视频:道理也是很简单了,因为有损压缩必须要丢弃有用数据,如何取舍?这个取舍过程不像咱们这几年来疯狂内卷的指标之战,取舍的依据其实基本上就是人的主观感受(只不过我们常用这些压缩格式出现较早,只能说对主观研究也没有现在这么到位)。你觉得有损格式声音差,实际上如果心理声学模型不好,他会更差。视频也是一样,从H264到H265,一系列的高清压缩标准在不断被提出(嗯,也大都是有损的,否则你以为现在网络传8K/120fps不占带宽?),这些标准在被制定的时候,人们早就发现,信号处理里常用的一些所谓的“指标”,这些通常都是供机器来读,衡量机器好坏的指标,如果你过分去追求,最后是会造成很别扭的观感的(呼应森海目前已经下课的一位设计师,曾经从HD650做到HD820的那位说的一句话:我在弄那个耳机的时候,发现把曲线彻底拉平了,他不好听……当然了凡是有个度,森海的600和800都还属于三频很平很均衡的类型,这在专业圈里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这些很科学的、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在被提出时,里面已经充分考虑了人的主观因素。我们说纯粹主观的东西就是玄学的,但能做进工程标准里的东西,都是能被分析能被量化能被模型化的主观感受。咱们这些不搞这方面研究的人不懂这玩意儿,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存在。毕竟无论是一个公司发布一种封闭的标准,还是一个社团发布一种开放标准,这方面都未必会说得很清楚。但请记住,很多经验性的设定背后,你搞不懂的一些参数设定,就是来源于对主观长期研究所形成的理性。多翻翻专业文献,比守着那屈指可数的几种指标来回看,还是要有意思得多。
我上面说的仅仅是举例,因为有损音频中例如子带划分的依据在某些人看来就是有点玄乎的(甚至可能就是根据一些统计数据而来,也许这种行为,哈曼黑粉们最为不耻了吧)。这并不是一个鼓吹有损甚至全损音质好的帖子,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用一点点自己的智商。
所以说,把听感和科学割裂开,等于承认听感是玄学,即幻觉。(这简直就是愚昧好不好,你跟原始人有什么区别?)。而把科学与听感割裂开来,这样做很容易让宇宙里的其他生物认为:人类的科技并不是很先进。科学解释不了感受,就算是幻觉,明明很痛苦,科学却无能为力(你解释成神经错乱都行,这起码是对现象的一种描述。还有一点就是没经过训练的人,包括我,听觉产生的主观感受占一部分,其他因素产生的错觉肯定也要占一部分,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主观感受,这其中免不了就有玄学的影响。尽量减小这种影响的方法,至少对我来讲就是加大试听时间和更换搭配)?好像还是很愚昧。而实际上对于主观的研究早已贯穿于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中,只是我们常见的量化指标里基本都没有提及,而且他会很复杂,不像那几个大家熟知的指标那样简单而统一,更不会轻易被展示在用户面前。
不过这里我对听感党和科学党也有一点要提:大家在证明自己这方面的努力也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在,这反映出了我们的无知。而我们的无知除了知识真匮乏之外,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匮乏。其实厂商或者组织是向用户提供技术资料的最佳人选。我希望厂商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基础上,联合各大媒体和社团组织,向用户更清晰的阐释一些事情的机理,而不是选择混淆视听,甚至误导消费者,把我们有意地往外行甚至智障的方向引导。“给你讲了你也不懂”这种态度,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态度。真正好的营销,也可以是科普。至于说我们Hifi生态中一大部分真正的玄学厂商……我只能说首先他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哈,你就别指望他能讲啥了。然后,这种厂子对hifi生态其实反而是毒药。
最后,我声明一下我的态度,就是我很反感科学机和听感机这种分类,我甚至都能接受听感机还是素质机这种说法,因为毕竟都是主观向的。当然了这里也有个例外就是你的认知条件有限的时候,你需要接受已有的事实。比如说最糟情况就像我,经常拿到器材,只有自己的耳朵和经验可用。假设说一个器材有一些简单的指标测试结果,然后你选择不相信他,这就等于你丢掉了你仅有的希望——那几种指标不是没用,而是不够、不精确、不足以描绘一个器材。但有句话叫有总比没有好。这就是为啥现在测试总有人看的原因。现在主要的问题在“测错了”,要么就是看完“乱说话乱演绎”或者两者结合(所以说咱们这个圈够阴间么,黑白不分,是非混淆)。最终还是回到上一段我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东西谁做的,谁来解释,最好。
2
发表于 2022-2-22 23: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无论医学多么发达,总会有人相信跳大神。

但那些相信跳大神的无论如何也无法抹黑医学,也无法阻碍医学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4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