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49|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进宫的T1二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9 16: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主角先亮个相

入烧初期,曾经入手过拜亚家的T1二代,但那时对比的太少,不知道什么是好声音。
当时负责驱动的设备是钰龙的da10和凯音的iha6。Da10面对600欧的t1,明显感觉体力不济,所以更多是拿da10当解码,外接iha6来驱动。
这样的组合,当时听着也挺爽,但现在回想起来高音较干,大编制显得比较冲,并不润泽,某些录音不好的曲目甚至齿音严重。在同样的系统下,反而hd800s却要好听很多,所以当时就把T1出掉了。

但出掉以后却不知为何一直还有所怀念,最近在淘宝上见到一个橙色不错的99新二手,就请回来二进宫。想试试在我目前的系统下,它会表现如何。
先说结论,因为心里有记忆,有预期,所以开声后很满意,是我惦记的声音。
此时我对拜亚家已经很熟悉,听过两个版本的880,两个版本990Pro,T90,1990,T5三代,总体上感觉拜亚的声音是不功不过,一耳朵不会惊艳,但也绝不掉价露怯。
而T1二代可说是把这种特点演绎比较到位,有旗舰的素质,却又不抢戏,声音密度很大,厚润耐听。以上听感基于矩声XS3+湖人V550的前端组合,且加了一档增益,用XLR平衡口驱动的情况下。
600阻确实不是闹的,我的V550第一次加了一档6db的增益,这是大风扇和hd800s都不曾有过的待遇。主观感受上比开大音量要好听,动态气势更好。而且还有一点技术上的要求——我的V550同时兼着403系统的前级功放,加耳机增益后,切前级功能不用调整音量。避免了切换前级时,突然大音量的危险。
玩箱子以后我更喜欢均衡的耳机,T1很符合这个标准,相对杂食,也能驾驭古典,属于可以列表循环不会因曲风变化而感到突兀的类型。我现在的听音主力是两套箱子系统,用它们听古典交响更爽、空间也更真实一些。所以轮到耳机上场的时候,更多是流行、中小编制、歌剧和电影动漫原声,也恰好属于T1的擅长区间,在这个区间,它甚至抢过大风扇的风头,又没有hd800s听流行的违和感。当然,大风扇也是个能文能武的杂食耳机,弦乐让人痴醉,吉他和钢琴的泛音更强,但纯古典方面个人感觉要略逊hd800s和T1(纯个人感觉,不想引战)


至于为何没入一代和三代,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T1一代,没听过,听说古典更好,但橙色好的溢价严重,且不能自己换线。
T1三代,深色的颜值更吸引我,但风闻不好,所以买了相同外表的T5三代解馋,T5三代是我听过的拜亚系耳机中开声最抓耳的大耳,声音很活泼,但时间长了不耐听,没有T1二代和880那种大家风范,似乎有种底蕴不足的错觉。据说T5三代和T1三代的声音很接近,因为目前阶段对大耳的兴趣已经不足,所以就没有尝试。

2
发表于 2022-4-9 16: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t1二代黑色的风闻不好?啥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6: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扬扬得扬 发表于 2022-4-9 16:49
t1二代黑色的风闻不好?啥意思

三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4-9 1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西班牙
T1 2nd同是我的最爱,手持HD800,ED11。。。同V590(550)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4-9 1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1ii用家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7: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grampus 发表于 2022-4-9 17:22
T1 2nd同是我的最爱,手持HD800,ED11。。。同V590(550)推

设备签名威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7: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谢谢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4-9 17: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呵呵的故事 于 2022-4-9 17:37 编辑

感觉T5和T1三代还是挺不一样的。凭试听会几个小时的印象,两个三代的声音,T5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低密度的、悦耳的声音,个人觉得它非常容易给出一个灵活、清晰的声音,即使前端是便携播放器,甚至是手机。但个人觉得它失去了拜亚自己标志性的密度感和扎实感,个人私下以为只适合流行。所以T5的易驱动性和非常针对性的调音,个人觉得这是跟前几代T5P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前两代T5P的话首先在便携上要驱动出一个动态完整的声音是稍有难度的,但是如果驱动完善,给我的印象是会有T1的那种密度感和凝聚感的。但T5三代出来的时候,试听会我把耳放也带过去了,个人结论是即使上台也很难有前几代那种“扎实”、有密度的声音。
但T1三代完全不一样,个人对这支的第一印象是比前代更强的单元素质(没听过T1一代好像),主要是明显更强的密度和声音凝聚力。跟旁边T5一比较就是感觉旁边T5的听感飘得像个玩具。然而T1三代又很难听,主要是中低频含混,高频又感觉被棉被压住了,整个不清晰。当时试听机上台声场大一圈后能改善一些,但还是难听(现在玩好T1三代的人好像也挺多的,自己也不忌讳说当时的听感)。所以个人感觉二代的T1和T5P还算是有点像的话,三代的这两个东西从设计思路上就差挺多的,两个听感挺不一样的。
另外个人觉得T1出好声要比800容易,毕竟提高声音密度要砸很多钱,要改善驱动情况这个就省钱很多。所以楼主说当时800要好听多了个人觉得挺意外的哈哈^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4-9 17: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手持一代帮顶,t1不一定一耳朵很惊艳,但驱动好非常杂食 耐听,不像hd800 812对前端搭配、调教要求那么高,作为箱子的补充确实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邪胡子 发表于 2022-4-9 17:46
手持一代帮顶,t1不一定一耳朵很惊艳,但驱动好非常杂食 耐听,不像hd800 812对前端搭配、调教要求那么高, ...

谢谢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7: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呵呵的故事 发表于 2022-4-9 17:36
感觉T5和T1三代还是挺不一样的。凭试听会几个小时的印象,两个三代的声音,T5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低密度的、悦 ...

感谢把三代的优缺点描述的很清晰,T1最吸引我的就是扎实的听感和声音密度,而这是号称”最好一代t5“的T5三代所不具备的,它声音虽然鲜活,听多了却让我嫌弃。有机会把T1三收来对比一下,三代的颜值还是更吸引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4-9 18: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
楼主和8楼对T5三代的感受是正确的,易推、活泼动感,流行很不错,但是音色不中正听古典总感觉怪怪的,甚至连DT1350听古典的听感都比它更到位这个是让我意想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4-9 18: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看蓝蓝海洋的三代拆解 黑科技都花在滤音棉上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1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idewind 发表于 2022-4-9 18:07
楼主和8楼对T5三代的感受是正确的,易推、活泼动感,流行很不错,但是音色不中正听古典总感觉怪怪的,甚至 ...

谢谢边风大佬认同,最近看你的山灵1.2(有a吗?)有点种草,不知具体听感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4-9 2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
V550能做前级也是很超值。请问楼主用的是ELAC的BS403吗,用什么功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4-9 2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二代夹不夹头,我头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4-9 2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4-9 20: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我现在也是da10加hd800s,你说的你以前配的iha6做耳放,这套搭配你觉得很好是么?我现在预算有限就想加一个稍微便宜点的纯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4-9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
koei81 发表于 2022-4-9 18:56
谢谢边风大佬认同,最近看你的山灵1.2(有a吗?)有点种草,不知具体听感如何

我这个没a,音色非常非常好听,微动态丰富表现力到位,但是动态不大密度素质啥的也没突出。。主要是我玩的CD机少不好横向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4-9 2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宝坻区
也在用T1二代,老设备推,那流行乐高频简直刺耳难受。但是古典器乐或者是电影原声确很棒,为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1 09: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