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56|回复: 1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眼中的所谓“对邓丽君的歌无感”的可能性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8 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
自己在有了一些听音经验后,对邓丽君的歌的大体评价是,一听前奏就想切歌,一开嗓就要好听到流眼泪了,那声音不是一句婉转、悠扬可以简单形容的,就随便一首比如《海韵》那些声带上、胸腔里的那些气息的控制就很有代表性。如果歌手分等级,那么邓丽君没法被分级,因为她是歌神。而如果歌神分等级,邓丽君则是超神的那一级。到了邓丽君这个级别,技巧真的都不重要了,她不需要为了炫技而把一段3个音符的转音硬生生的转成克雷格大卫那样。她只要开口随便转两嗓子,随便转几个音符,剩下的交给气息,以及我不知道、无法体会到的其他细节。
以我浅见,如果你喜欢唱歌、甚至自己认为唱的还不错;又或者,如果你喜欢玩耳机、音箱和音频回放器材,也喜欢听人声。但是,你却还是“对邓丽君的歌无感”,那么我认为大体上只有两个可能:
1.你其实还不会唱歌。
因为这个冷冰冰的事实,所以现在你还无法理解、无从体会邓丽君演唱抒情歌曲时对气息控制的技巧的细腻程度。
如果转音的难度分等级,那么茜拉的那个等级,基本已经能看见天花板,但是那种转音是欧美式的粗犷的发音,转起来结合想要把嗓子“喊抖”的强大到震颤的气息,听的过程主要是让人感到过瘾。听完以后,八脉齐通,但是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炫技,而不是为了演绎。要听欧美的转音演绎,要听玛丽亚凯莉,要听席琳迪翁。
相比之下,邓丽君的转音,让我再一次重新审视转音对于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另一个侧面。简单来说就是,有度。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她悠扬婉转举重若轻松弛有度的气息控制,不用转音,单就她的颤音,就是那么的沁人心脾。如果你认为这些词甚至是句是从哪篇以前看过的文章里背下来的,那我就有十足把握可以认定,你一定不会唱歌。你唱歌可能不走调,甚至可能拿过这个奖那个奖,但是你对于气息的控制的理解和欣赏水平一定是业余的。
王菲、张靓颖都是超级喜欢邓丽君,喜欢到不翻唱个十几首都不想开演唱会。
张靓颖就不多说了,虽然硬要比名气,终究出道就晚。但是要说实力,不是说她实力比王菲还强,但是超女那一届前三,一个唱跳的李宇春,是不是还有个纯粹看脸的刘惜君,总之你把这些人去掉,那届超女的实力派里张靓颖那就绝对排第一。
不是她的什么海豚音唱得高所以她是实力派,而是因为她宽广的音域、丰富的技巧、出色的乐感,以及“她喜欢邓丽君”所从侧面可以窥见一斑的她的对气息的控制的注重,《日落大道》听一听就应该懂了。
王菲其实按说哪怕从资历来说也没必要多说什么。但是外行和不懂装懂的太多,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两句。
有人说王菲春晚走调了,明显过誉。首先,如果你说你从不假唱,但是这辈子现场一次翻车都没有,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一定是在假唱。何况人家终究过了巅峰期了,你要是觉得你唱的好,你去春晚,我们听你唱可好?
《匆匆那年》,央视音乐频道一个献唱的、好歹应该是签约到央视的“真·普通歌手”,唱这首歌听的我只觉得憋得慌,我没法用其他的语言来形容了。我曾经说过程前的段子,他说王菲唱歌就是汉语拼音的“a1 a2 a1 a2 a1”。在段子里这么一说,大家一听一乐。但是如果你是真的这么去理解王菲唱的歌,那我劝你去唱一唱王菲的歌,你录下来听听,你就知道你唱的有多惨不忍“睹”。你如果能感受到王菲的歌唱的好听,那你就会喜欢邓丽君的歌了才对。
王菲的《脸》,多听听,感受一下气息方面的细节。开场那句“呼~吸~是你的脸~”,三个波浪线前边的单字,不会唱没事,多听听,多感受一下,再思考一下,最后试着欣赏一下。
听不出好来也没什么,你只不过是在审美的世界里缺少了一抹颜色。如果你也不喜欢邓丽君的歌,那就是两抹。
我连摇滚都能听出好来;方雪雯的《梁祝》选段我喜欢到花50块钱买了CD的WAV。不是CD到手,只是买了WAV,因为网上找到的歌都是坏的。
不写了,我喜欢的歌手和歌曲类型太多了。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我的业余爱好太多了。我懂的东西多了去了。
单就说最普通的看动漫。我看动漫,不是因为看动漫“可以忘却烦恼”,不是那些低智的所谓“幼稚”,而是因为我可以get到动漫里的幽默和美好。
更多的爱好我认为没必要继续展开了。
BTW:我认为我唱歌还可以,比很多“职业”的强,强很多很多。
2.你的听音经验相对有限。
意思是,我是从低音入门,买了森海mx660+飞利浦飞音音效的sa2825,听的就是一个轰轰轰。从此以后,别的组合我觉得都是垃圾。
直到,我喜欢的吉他曲《美丽岛》在我同事的丑到不行的音特美er6i下表现的那种琴弦快要被弹断的刺激感,开始让我对高频有了第一次的好感觉。
akg k314p因此入手,也因为它相对柔和的高频和清淡的中频,让我开始可以接受在听女声流行的时候不去过分关注低频。我甚至认为某些情况下这可以提升女声歌曲的听感,因为一些音染过重的歌曲,低频轰轰轰的部分会掩盖掉中频的女声,喧宾夺主了。
这个时候,其实我已经开始对人声入了门,只是我当时还不知道。
略过一众细节,总之艾利和的spinn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中频干,因为我用它听哈狗帮的口水歌的时候感觉不带劲。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低音多于中频的玩家,那么你这个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而实际上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发现,我听流行歌曲的时候已经从注重听伴奏改为了注重听人声。
上大学时候玩千千静听,我是一定要选那个两头翘中间凹的音效,直到我玩了这些设备好几年之后。
回看曾经玩过的那些耳机,森海的HD580、MX90VC,AKG的K701,舒尔的e3c、e4c、e5c这些耳机对于中频部分的各种风格和音染的演绎,让自己早就对中频人声有了相对丰富的听音经验。以至于,天龙D5000入手之后,除了蓬松的低频确实很讨喜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感受。不是说它整体不好听,而是它的中频无法打动我,所以,转卖了。
我眼中的邓丽君的歌是,“一听前奏就想切歌,一开嗓就要好听到流眼泪了,那声音不是一句婉转、悠扬可以简单形容的”。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邓丽君的歌,那么你是属于上述情况的哪一种?


来自 139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9: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后记:
文章的热度超过我的预期。
我发文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传播美好,因为,抬杠长学问,我希望通过抬杠的方式让一些根本没有完整听完哪怕一首邓丽君的歌的人能给他/她自己一个机会。一些坛友也许纯粹因为邓丽君的歌的伴奏过时就不听她的歌,那样就太可惜了。还是那句话,我听邓丽君的歌,即使到现在,“一听前奏就想切歌,一开嗓就要好听到流眼泪了”。
很多坛友给出的建议我都虚心接受,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我的为人处世。我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对待我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世界法则原本残酷,我只是希望借由邓丽君的歌向大家传递一份宁静和美好。
最后,你有你的看法,多角度全面分析之后放到楼下,帖子因此被顶起来,就可以方便更多坛友看到这个帖子。于是,只要多一个人因为这篇帖子开始丰富构建自己的听音习惯,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尝试,可能他/她的世界的美好事物就因此又多了一项。
文章于发文时30秒后进行第一次错别字编辑,于2024.04.29 19:44进行第二次编辑。
后记部分于第二次编辑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40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kwlbtdlt 于 2025-4-29 21:37 编辑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4-29 00:12
情感这词还是虚了,都是技巧的一种形式;演员入戏痛哭算情感还是技巧?
相对能让最多人接受、喜欢听,就是 ...

你我看法多有相似。我也认为歌曲的情感、感情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文章发文的目的之一就是钓鱼出这些主观意识强的人,然后公开PK,以便了解以下他们口中的“情感”“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东东。我原本的计划是,在钓出伪大师前,对你这种和我对“歌曲的感情”的说法有着同样疑虑的人的回复先不予置评,以免被伪大师看穿,他们就更不咬钩了。
但是,一天时间了,伪大师基本没有钓出来,反而出现了一些很低级的回复。
所以,我在这里明确表示,“歌曲的感情”本来就是一项非常主观的看法,而我对这种看法厌恶已久。
有时看到选秀节目里,指导老师对着一个实力不俗的歌手,如果想要抹黑他/她,那么根本就不需要以专业的口吻从多个角度来综合分析,反而是以一句简单的“唱歌不是炫技,感情才是第一位”之类的简单评论,一以否知,再无解释。
再我看来,这就很有主观意识过度介入评审之嫌。演唱不是炫技,这说法可以接受。但是,所谓的没有感情是怎么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这不但是层主的疑惑,也是我的疑惑,同时也是88楼层主的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48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啤酒毛豆小龙虾 发表于 2025-4-29 08:31
借楼主的帖子咨询一下,听邓丽君的歌齿音有点多刺耳,是不是需要听她那个时代的磁带黑胶才能改善?

哎,还是多说一句吧。我不太知道你是台式还是随身听,有无耳放。总之,大体上来说,以桌面器材为例,你从数字输出设备比如CD转盘、声卡的数字信号输出,到解码器的解码音乐是否有自带风格,加上耳放的调音风格以及耳机的声底角度出发,多试试不同的搭配,有时会有惊喜。
器材的搭配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不能以所谓木桶效应一以概之。举个简化的例子,“高音好的耳机搭配高音好的CD”,也许会让高音更毒,但也可能会让高音刺耳。不同的音频设备比如耳机的高音的音频曲线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CD等回放器材的某个频率的调音增益刚好和你的耳机的相近频率的增益重叠,就可能造成听感下降的问题,就比如齿音。
所以,CD和耳机的搭配到底是高音+高音还是低音+低音还是低音+高音,以及省略没有提到的中音,这完全是取决于你的听音喜好哈亲。
我的看法是,如果有一点闲钱,买一个新的素质、声底相似但是高音并不那么突出的耳机,也许就会有惊喜。如果有条件试听那就更好,不喜欢那就不买。一切耳朵收货。
建议你买耳机,是因为,这是最快速和便捷的改变听感的途径。至于调整EQ就是另一个会引发大规模讨论的话题了,这里就真的不展开了哈。
最后谈几句齿音。这个齿音问题其实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有时候你可以考虑适当接受一下,因为有的人为了让女声更毒,宁可听一些齿音。就比如铁三角的MSR7这款耳机,我同事买完以后,天天骂骂咧咧的抱怨,“哼,这耳机,听女音跟吹哨一样”,抱怨完以后,该听还是听,因为,真的女毒啊。

听多了就能明白,没有完美的器材。如果你是理科生你就更容易相信,nothing is perfect。个子高头球好的足球球员,那么重心高的同时,质量还大,质量大那么惯性更大,于是他的启动速度就慢。在器材搭配的过程中是一样的道理,音箱的单元面积决定了它可以提供更好的高保真效果,所以三频兼顾会更好一些。耳机由于其单元面积的限制,你更多的时候需要在三频间做好一个取舍。看似“不完美”,实际上这也恰恰是玩耳机的乐趣所在。

最后,不是太建议过度追求音源的区别,因为那样就像玩魂类游戏的群体一样,不是在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了。

你的这个过程我自认为经历过,所以我不知道我给出的比如“不要过分追求音源差别”的建议你是否喜欢。但是,反正我现在也玩耳机十几年了,我基本也就是那固定的几套设备了,我甚至已经懒得尝试新设备了。找歌的冲动更是已经因为大多发现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质区别而几乎消失殆尽了。

我也有过为了一曲音质稍高的《鸟之诗》而多年翻遍互联网的时候,我甚至为了导出实况足球《WE2000》的开场音乐而准备提取其游戏光盘的音乐文件。但是,随缘就好。该你搜不到的时候,你24小时不睡觉也找不到,但是也许忽然有一天,你就找到想要的东西了。

说了很多,随便看看就好,我也只是普通玩家,只是稍微喜欢多动动脑。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我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因为你的这个追求黑胶的过程,我也有过。到现在,回头看,我认为,不如多试试别的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56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kwlbtdlt 于 2025-4-29 21:41 编辑
gaocheng1991 发表于 2025-4-29 21:11
参见傲娇神。低智鉴定是要在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才能进行的,而你只是个java程序员,显然之前你对 ...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不是你说、我说就可以。从一个人从事的工作、业余爱好的周边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发表文字的语言是否清晰通顺逻辑严密都可以窥见一二。我“只是个java开发”,但是我业余爱好十分广泛,上学时更是逃课玩网游,这并不耽误我靠脑子吃饭。我也并不只是做java,国外做了《实况足球2019》的进球音乐补丁,但是它只能被固定的几十个球队适用,于是我就自己逆向Konami的文件,自己给自己做了个能让所有主队进球放歌的“补丁的补丁”,多去EvoWeb网站看看我单就实况足球就发表了多少款增强软件再说“只是个java开发”。我会的编程语言很多,java只是恰好是主业,因为我们毕业那时候根本没太多C++的工作机会,Java的工作却是闭眼找。很多游戏的增强程序开发我也有所涉猎,本文主题是歌曲,所以我就不展开了。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情商原本就是低智用来弥补他们智力低下而发明出来的自嗨词语。你们的那些所谓“高情商”的语言,在高智力人群的脑子里那都是秒出。一个没有脾气的程序员,他的技术一定不咋地。脾气除了天生,也和能力有关。你应该是没进过那种把程序员捧上天的公司。
至于智力水平,你我孰高孰低,众人自有评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58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我已经花费将近10个小时尽可能的进行回复了。如果能耐心、仔细的看完,那么帖子中无论是温馨顽皮的坛友还是各路牛马蛇神,基本全都亮相了。我把自己用心写的一些回复都置顶到帖子的前边了。不论是器材搭配还是听音取向都写了点。我从大家坛获益颇深,没有大家坛里当时神仙打架的各种理论战帖,我也就无法由点及面逐渐深入听音领域的原理,自然也就没有今天相对应该还算懂点演唱、器材的自己。
无以为报,曾经受过的益,我以这篇“抬杠长学文”的帖子,尽可能的传达出去。帖子有争议,才有更多回复,进而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我的本意是传播美好,我认为这就够了。
隔壁imp3早就已经倒下,广大耳机爱好者到现在还能在网络上有一个自己的家,大家坛真的也是功德无量了。
帖子的热度超出预期非常多,本人精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复了,如有怠慢,还望见谅。
此帖作节,今后帖内再有战帖,与我无关,该说的我已经尽可能的说完了。对能力不行的人,我说再多也改变不了他。
真心祝愿耳机大家坛会员数量再创新高,也祝愿坛友们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
结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61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kwlbtdlt 于 2025-4-30 02:53 编辑
gaocheng1991 发表于 2025-4-29 22:12
1.读书逃课玩游戏、仍能靠脑子吃饭干java开发、业余爱好丰富喜爱听音乐的高智力的优秀的傲娇的你,是怎样 ...

浏览器页签没关干净,恰好看到了你的回复,我就额外回复最后几句吧。
1.你所谓的音乐,以及各行各业的教育经历,那只是一块敲门砖,毕业和毕业不一样。一个人有没有真知灼见,完全取决于那个人的兴趣和能力。我对于任何感兴趣的内容,都会去尝试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对你来说学习是痛苦,但是对我来说学习是乐趣。我学习一切感兴趣的知识。
艺术行业倒是有很多大师,拿着胡子画画,那就是真大师了???以及,毕加索的画,从任何角度去看,都只是小孩子画画的水平。我们从事计算机行业,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做抽象。抽象的东西,都是概念性的东西。概念的东西就是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这也是毕加索的画之所以是那个样子的其中一个原因。一问毕加索的画哪里好,就是那些假大空的概念。比如,“用2D的绘画画出了3D的空间感”云云。这算个什么优点???画的那个鸟样,却只因为一个概念就被封神,连美丑都分不清了,这就是你所谓的专业教育经历的作用吗???有钱人买毕加索的画,主要是因为它就那么大点,比现金省地方,孩子。
2.我认为你能力有限的原因在于,你甚至都没有发现你的论述有多么的无力。因为,你对我所谓的“只喜听人声部分的人是外行、听音乐经验有限”论断,要怎样驳斥我文中所写出的那么长段的听音经历?我从低音、高音到中音的完整听音过程我都尽可能挑着重点说了一遍,3种声音我都喜欢,你却断然说“我的听音乐经验也有限”,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不注重论据、只注重结论、现实里根本就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因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是你这种论述方式。
3.“深层潜意识的外部映照”,你是来搞笑的吧?很多的心理学家在我看来,同样也都是混饭吃的没有真正能力的人才会去选择的工作。因为别说国内那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哪怕是国外,心理学也只是和中医一样凭借经验和总结所得出的一些统计归纳性质的理论,这和真正的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有着巨大的区别和差异。中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中药,而真正有效的中药的药理和药性实际上都是可以被科学所分析。比如,有一些是有微毒成分的中药,作用主要是在不杀伤人体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利用中草药中的微毒成分去毒杀病菌和病毒,说白了就是,“毒死它们”;又比如,有一些是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药物,于是,最终一边凭借着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中药的药效,一边瓜果蔬菜牛奶好,增强体育锻炼,你最终应该也可以战胜比如,感冒。至于感冒吃药7天好,不吃药一个礼拜好,那是另一个话题。因为理论上来说,吃点感冒药,至少会让你感觉好受一点。
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家、行星学会的成立者卡尔萨根说过一句话:现在有很多以看似科学的体系和论述方式构建出来的学科,但是它们其实和科学根本都不沾边。
心理学最多作为一个辅助学科,去进行比如刑侦等方面对于罪犯的心理状况做一个大致的侧写,以便办案人员可以有相对更加准确的侦办方向。但是其准确性,只能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有意义,对于单一个体,毫无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抑郁,如果一个心理医生可以通过说话就治好,那么我有把握我也可以治好。但是如果是一个脑部有病变而造成抑郁的病人,那么我治不好,心理医生也治不好。
你就算是心理学家,你的学科里的那些所谓的什么“心理投影”一类的假大空的理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一个人的想法,因为统计学对个体无效。何况,从你的谈吐来看,我怀疑你连心理医生都当不了。
结语:什么毕加索的画不是艺术的话题,应该也会引来很多假大空的大师的抨击,我真的就不一一回应了,我还有我自己要忙的事。
低智们自嗨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65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gaocheng1991 发表于 2025-4-30 00:39
1.可是你连最基本的敲门砖都没有,你的主张都是基于对自身水平的自我认定;
你说毕加索不行,其 ...

1.你说“我的主张都是基于对自身水平的自我认定”,那你对于我的“猜心”不也是基于你自己所认定的毫无根据的“猜心”“技能”吗?那在我们看来都是小儿科的东西。竟然还真有把“猜心”当成“技能”的人,更不用说你猜的是个什么水平啊。
你说毕加索“并不是那种基本功不行没水平靠走极端成名的艺术家”,所以,你是一笔一划的看过他那些所谓小时候就画出大师水平的画吗?你没看过他画,你怎么知道那些是他画的?别人告诉你的你就信?所以我看不起那些不求证、不论述就盲目说话的人。
2.别说什么直觉,那都没有用。我们理科生注重科学,注重论述。我写了那么多文字,你通篇看的都是什么?眼睛里只抓着个别你想看的文字,科学理性的论述过程你都看不见,你还要我怎么和你继续说下去?
3.别张嘴闭嘴什么“无条件服从”了,首先,你肯定没见过那种把程序员和销售视作公司最宝贵员工的公司,这才是有脑子的公司,因为程序员是真正产生价值的员工,而没有销售,再有价值的软件也没有人买;然后,你是没看见过我跟产品经理和开发组长打架的时候,我挤走不止一个产品经理了。很多做买卖的,成天张嘴闭嘴“做买卖轻松自由”。你一个月不出活试试???我们六日放假,放假好不好。

到现在已经很晚了,这是真·最后一更,今后帖子内的回复,与我无关:
我喜欢的音乐和歌曲类型太多、太多、太多了。
什么小提琴,格里高利合唱团,是不是还要听一曲交响,啧啧啧,《流浪者之歌》,是吧?说那些有什么用!
很多人是真喜欢听,也有人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他们喜欢听而听。
所以,我就单说话题性应该会更高的哈狗帮。在一些人看来,哈狗帮不就是唱《让我Rap》《寒流来袭》的地下说唱歌手吗?天天就是骂街,唱的都是什么啊。
你们眼中哈狗帮的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所站的视角。你的眼中只看到了《让我Rap》《寒流来袭》,却看不到《九局下半》、《毒》。
他的比如《九局下半》的歌词写出了他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他的《1030》唱出了他对于风尘女子的那一份不解和同情,他的《补习》抛出了他对于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教育的观点,他的《毒》则传达出他对于吸毒朋友的劝解和告诫。最后,一曲《他们觉得》,直接无视那些对他冷嘲热讽的人,超然洒脱。
更不用说他的编曲了,那些说要听歌曲的整体、听伴奏却不喜欢邓丽君的歌的,你们可以去听听哈狗帮歌曲的伴奏带,好好感受一下。不要问我哪首歌,因为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但是哈狗帮的曲风相对还算多样,你可以多听听、多试试。
听了之后再说话,不行么???
gaocheng1991说了半天,不还是没说出来你的听音经验到底有哪些么?所以,你的反驳有多么苍白,你真的感受不到么?
BTW,哈狗帮主唱姚忠仁其实是个高材生。
“你只会听周华健你不会了解”。很多种音乐,我都有意无意的发现了它们吸引人的地方,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最初原因。这难免引来不少无脑人士的攻击,但是这能让帖子顶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
郭德纲的那句“我现在看什么人都能看出好来”,在我看来有了我自己的新的理解。当你的能力足够,阅历足够,你见的事情多了,听的歌曲多了,思考的事情多了,懂得的知识多了,这些东西在你大脑中的一个个树突间不断的传递和碰撞,最终,量变产生质变,你领悟了一些新的东西。很多你以前无法欣赏的东西,它开始以相似又不同的方式重新展现在你的眼前。“看出好来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没有足够的听音经验,你就无法领略众多音乐类型的美好。
不写了,我喜欢的歌手和歌曲类型太多了。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我的业余爱好太多了。我懂的东西多了去了。
我再说最后一次,我的本意是传播美好。个别低智不要因为我同时戳穿了你们脆弱的比如“情商”的遮羞布就恼羞成怒。想想你们在做的工作,你们终究会明白,情商都是骗傻子用的。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希望你早一天想明白。
祝好,自此你的回复在我眼里,一文不值。你真的不值得我再浪费时间。
请了年假,就为了今天晚上的欧冠,我一会看直播去了。姆巴佩挂了,所以现在娜娜子就是我的主队了。期待阿森纳和巴萨顺利会师决赛,到时候谁拿冠军我就都无所谓了。千万别特喵的是大巴黎赢啊,姆巴佩命真那么苦吗。
此帖一切回复再与我无关,我要忙我自己的事去了。
真·结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5-4-28 1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喜欢邓丽君的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4-28 1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1
《海韵》经典好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4-28 1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没有年龄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28 11: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无感就无感呗,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不喜欢,这不是很正常吗,不需要强行解释那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28 1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对纯人声无感,喜欢人声和背景音乐各占一半的歌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28 1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邓丽君的日本(日文)歌,部分中文歌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28 11: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没一种好的,想说不喜欢都不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28 1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那时候主要还是国产录音这方面不行,很多后期不行,。早期也得选一下。不过好听的确实很好听。我手上有几个邓丽君日本压盘的国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28 1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宁波
魔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28 11: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那个版本的录音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4-28 12: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发烧上头了啊这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4-28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4K 画质修复 · LD原版】邓丽君 Teresa Teng - 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1984年台北“十亿个掌声”演唱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z411i7Vm?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0eaadb3fb1bad26aeb68d2c5ade0694b

真是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4-28 1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得出楼主很在乎歌手的技巧,说了很多气息控制、转音之类的歌唱技巧。
.
我也挺喜欢邓丽君的歌,但我喜欢一首歌,主要原因却不是歌手的歌唱技巧。
歌手唱歌时用不用技巧,用了多少技巧,我也在乎,但并不是那么在乎。最重要的,是歌手的感情表达。什么是感情表达?说起来也很简单:歌手唱欢歌时让人听起来觉得很欢快;唱悲歌时让人觉得很伤心。这就是感情表达。

没有一定阅历的歌手,唱歌时唱不出很深的感情,甚至出现悲歌欢唱,不尊重作词人,完全搞反歌曲的主题感情的荒唐举动。这样的作法,哪怕歌手的演唱技巧再好、音域再广、音色再动人,ta的歌让我听起来都是觉得莫名其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4-28 1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现在对一切流行音乐都无感,初中的时候就喜欢流行音乐,十几年前喜欢发烧歌曲,现在就是古典,连以前非常喜欢的流行音乐都听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4-28 13: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香港之夜,前奏一起就让我回到香港和夫人夜观维多利亚港场景,太美了。全身鸡皮疙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4-28 1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也有可能是年龄问题,年轻人谁会去听这些,等到老了就会慢慢喜欢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4-28 1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テレサ・テ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4-28 1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写了好多啊。
邓丽君最强的地方,是她在口齿极为清晰的情况下,结合了中国民歌和日本演歌的技巧,头鼻喉胸共鸣均丝滑,可谓是三频中正了,属于把华人女声的一个赛道垄断掉的级别,也就是后来人这类技巧用得再好,人家也只会说她像邓丽君。
基于她本人是个非常温柔的人,感情诠释上也都很到位,虽然不可避免地古早味也重了些,毕竟那个时候华语流行音乐刚起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4-28 14: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是因为她水平有多高,是你爱上她了,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