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还是多说一句吧。我不太知道你是台式还是随身听,有无耳放。总之,大体上来说,以桌面器材为例,你从数字输出设备比如CD转盘、声卡的数字信号输出,到解码器的解码音乐是否有自带风格,加上耳放的调音风格以及耳机的声底角度出发,多试试不同的搭配,有时会有惊喜。
器材的搭配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不能以所谓木桶效应一以概之。举个简化的例子,“高音好的耳机搭配高音好的CD”,也许会让高音更毒,但也可能会让高音刺耳。不同的音频设备比如耳机的高音的音频曲线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CD等回放器材的某个频率的调音增益刚好和你的耳机的相近频率的增益重叠,就可能造成听感下降的问题,就比如齿音。
所以,CD和耳机的搭配到底是高音+高音还是低音+低音还是低音+高音,以及省略没有提到的中音,这完全是取决于你的听音喜好哈亲。
我的看法是,如果有一点闲钱,买一个新的素质、声底相似但是高音并不那么突出的耳机,也许就会有惊喜。如果有条件试听那就更好,不喜欢那就不买。一切耳朵收货。
建议你买耳机,是因为,这是最快速和便捷的改变听感的途径。至于调整EQ就是另一个会引发大规模讨论的话题了,这里就真的不展开了哈。
最后谈几句齿音。这个齿音问题其实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有时候你可以考虑适当接受一下,因为有的人为了让女声更毒,宁可听一些齿音。就比如铁三角的MSR7这款耳机,我同事买完以后,天天骂骂咧咧的抱怨,“哼,这耳机,听女音跟吹哨一样”,抱怨完以后,该听还是听,因为,真的女毒啊。 
听多了就能明白,没有完美的器材。如果你是理科生你就更容易相信,nothing is perfect。个子高头球好的足球球员,那么重心高的同时,质量还大,质量大那么惯性更大,于是他的启动速度就慢。在器材搭配的过程中是一样的道理,音箱的单元面积决定了它可以提供更好的高保真效果,所以三频兼顾会更好一些。耳机由于其单元面积的限制,你更多的时候需要在三频间做好一个取舍。看似“不完美”,实际上这也恰恰是玩耳机的乐趣所在。
最后,不是太建议过度追求音源的区别,因为那样就像玩魂类游戏的群体一样,不是在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了。
你的这个过程我自认为经历过,所以我不知道我给出的比如“不要过分追求音源差别”的建议你是否喜欢。但是,反正我现在也玩耳机十几年了,我基本也就是那固定的几套设备了,我甚至已经懒得尝试新设备了。找歌的冲动更是已经因为大多发现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质区别而几乎消失殆尽了。
我也有过为了一曲音质稍高的《鸟之诗》而多年翻遍互联网的时候,我甚至为了导出实况足球《WE2000》的开场音乐而准备提取其游戏光盘的音乐文件。但是,随缘就好。该你搜不到的时候,你24小时不睡觉也找不到,但是也许忽然有一天,你就找到想要的东西了。
说了很多,随便看看就好,我也只是普通玩家,只是稍微喜欢多动动脑。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我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因为你的这个追求黑胶的过程,我也有过。到现在,回头看,我认为,不如多试试别的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