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记忆中的旋律吗?】HIFIMAN HE600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16 12: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谈谈HIFIMAN,今年夏天HIFIMAN新品发布会上,主事人米饭发布了数款新品,伴乐谈节目已经和大伙儿分享过其中的Ananda U,其结论是得益于无栅格腔体技术的下放运用,新一代Ananda U相比前作而言,在频响的延伸和声音的自然程度上都有了明显提升,今天我们来说说夏季新品里面的另一款耳机HE600,也是今年夏季发布会当中定位最高端的一款平板耳机作品。我想,可能有很多玩家和我一样,太久没有看过“HE6”这三个字符开头的新型号了吧。


把时间线拨到十五年前的2010,初代HE6惊天登场,这支耳机和当时的HE5、HE5SE共同构成了HIFIMAN最早期的进阶和旗舰序列,彼时这几款作品背后的设计主创还是那个熊一样的男人。HE6也是非常具备那个时代特质的高端器材:全尺寸高潜力,镀金振膜低灵敏度,极度吃推力,难推的背后是驱动完全后扎实的底盘和不俗的细节刻画能力。当时更多玩家是选择用功放而不是高增益耳放去驱动这支耳机,稍显夸张地说,HE6是一支需要用发电站来驱动的上古猛兽。讲真,如果HE6出生于当下,看似触不可及的驱动门槛不会像15年前那么令人生畏。只能说为了声学性能,当年的HE6放弃了其他一些要素,变成了一个让玩家又恨又爱的存在,随着多年前停产,也慢慢变成了老玩家收藏中的传奇经典之一。后来到了2018年,HE6se发布,此后便再也没有这个系列的更新,到了今年,HIFIMAN重启了这个传奇的型号前缀,宣布发布HE600,一方面出于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审美的回归和多元化,我把官方宣传浓缩概括一句话是:HE600是致敬之作,它在低驱动门槛的基础上,成功模拟了大功率耳放驱动HE6的音色。

说说配置,HE600的心脏,是HIFIMAN目前在中端产品上的两大核心技术:增强磁体技术和次时代超纳米振膜,说得直白一点,磁铁性能更优化,磁场分布更线性,以及振膜的细节揭示能力比前代更强。增强型磁体技术其实和HEK U为代表的耳机所装载的“隐形磁体”不同,这个技术的核心目标是“效率最大化”。指的是采用不含稀土材料的磁性材料,通过结构和性能优化,实现在同等体积下产生相似的磁场。这也是和当下这个时期的特殊行情有关联的,稀土材料虽然拥有更强磁场构造能力,但它也属于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在民用市场受到了一些使用上和价格上的限制,使用上的阻力也倒逼HIFIMAN进行技术升级,通过精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布局了磁体阵列的结构,使得磁场能更高效、更均匀地聚焦于振膜上的导电层,减少磁力泄露。用非稀土材料达到甚至超过现有技术下的一些参数指标。这一点我们在前阵子ananda u的分享中也有提及。另一个在HE600身上变化很大的就是振膜, 如果说增强型磁体技术解决了“推力”问题,那么“次时代超纳米振膜”则是在发声本体上追求极致。通过把振膜做得更极致的轻薄,使其惯性更小,对音频信号的响应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新的复合材料也具备更高的刚性与韧性,能有效抑制振膜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产生的分割振动和多余谐振,从而带来更低的失真和更纯净的声音背景。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让HE600在保留平板耳机高瞬态、低失真、高解析核心优势的同时,拥有了远超前辈的驱动效率。94dB灵敏度与28Ω阻抗,让HE600通过入门级的桌面设备,甚至是一些大推力的DAP都可以畅快开声,发挥实力。


在实际试玩的这段时间,我尝试过好几种搭配方案,有入门级的,用拓品DX5II一体机直驱,或者进阶级,拿IFI的女武神一体机直推,或者再高端一些,用德森瑞M1或者用钰龙39解码耳放西装驱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前端的输出功率其实没那么重要了,突破了一个不算太高的阈值之后,前端的水准和实力,也是HE600潜力逐步发挥的重要因素。做一个大胆点的定论:HE600的设计哲学,是在向传奇致敬的同时,彻底告别“唯功率论”的旧时代。它的一切核心技术,都指向一个精妙的目标:在不牺牲平板振膜核心优势的前提下,将驱动门槛控制在一个“高品质消费电子”即可胜任的合理范围内。


那么HE600的音色,又是如何呢,其实HIFIMAN很聪明地在产品发布的时候 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HE600成功模拟出HE6用大功率耳放驱动下的音色。这句话说得似乎很直白,似乎也很模糊,才子只能从这句话里面判断出HE600是相对比较好驱动这个信息。因为折腾过HE6的玩家都知道,HE6在不同大功率耳放驱动之下,其音色的灿烂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这里,嫌长不看的可以看结论:HE600是一只音色偏暖的耳机,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和解析力让它对于各类前端有着比较敏感的反应变化。也许你要问,在GA10官配耳放之下,HE600的音色是否就是官方对于“模拟HE6”的预期和样板?答案是难说,因为GA10作为纯胆放,本身音色就有极大的可变性(具体可以参看才子伴乐谈疯狂换管GA10的那篇分享),我说点自己看法,HE600身上有些许HE6的影子,但除了频响曲线(不包括瀑布图),二者在我看来并无太大关联。

继续说声音,我们把大推力DAP、便携耳放(海贝RS82或者乐彼EA4)作为驱动HE600的及格线,即便是在这些便携设备的驱动下,HE600的声音框架都已经具备足够的扎实和密度,尤其是中频的量感和质感显得比较突出,聆听爵士人声有一种拳拳到肉的爽感。HE600虽然可以风格多变,但是无论哪种搭配,它声音中不变的便是中频温暖且贴耳的质感,这样的中频忠实而略带一丝温和。在表现诺拉琼斯这类慵懒且不乏厚度的人声作品时,能展现出足够的密度和胸腔共鸣,但不会过分渲染,保持了声音的真实感。顺道一说,HE600的原线,是比较普通的铜线,声音是偏糊的,只能勉强听听人声,强烈建议玩家换根线,我基本就搭配汤米洋的桐2升级线,入门级价格,进阶级水准,在HE600身上,换线带来的投入相比前端的投入,算小头的。

当驱动前端更换为桌面设备甚至大型台式设备(例如GA10这样的),HE600的声音纹理就显得更加清楚了,说白了就是前端丰富的细节在充沛的驱动电流放大之下,更直观地被耳机体现出来了,这个形态下的HE600更多体现出的是全频段的密度和动态。你可以清晰地享受到HE600在新技术加持下高素质单元带来的通透声底和丰富细节。这种时候,可以适时来上一段可以爆棚的大编制管弦乐作品,此时HE600对大编制的演绎,多少有点当年听HE6的印象了,古典作品既有规模感,又有条理性。听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在严谨复杂的乐章中,各个声部依然清晰可辨。弦乐声部充沛能量感,营造出宽厚的声底,让铜管组的主题重复和定音鼓的敲击更加有底气。同时你会发现,HE600的声场不算特别开阔,但整体的球状分布还是比较贴近自然,有点户外现场前排的感觉。


文末我想说,HE600和十五年前的一代经典HE6,两者有一个音乐中的灵魂共性,那就是追求耐听、平衡、通透、以及音乐中流动的活力,在HIFIMAN当下技术的加持下,HE600身上不乏品牌标志性的高透明度、高解析度,但也适时展现出一种略显怀旧的,健康、均衡且富有活力的现代声。从音乐普适性和驱动门槛上看,这是一只恢弘与细腻和谐共存的好耳机。它和HE6的区别在于,HE600不再是需要膜拜的难推神器,而是可以信赖的听音利器。它继承了传奇的血脉,但选择了更亲和的表达方式。







2
发表于 2025-10-16 1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这耳机也不怎么样呀,与arya o价格差不多。新出的也没旧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17:06 | 只看该作者
江志民 发表于 2025-10-16 15:06
这耳机也不怎么样呀,与arya o价格差不多。新出的也没旧的好。

声音的审美走向和HEk u为代表的不太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10-16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店里听过了,也对比了HE6SE,确实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10-16 21: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等降价到1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10-17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新品最喜欢Arya U和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10-19 1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用Superfet驱动下声音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陈德胜 发表于 2025-10-19 19:52
用Superfet驱动下声音怎么样?

非常舒展,实力全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20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