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fliultz 于 2025-11-22 23:44 编辑
说耳机或音箱的动态范围之前,先讲和”响度相关“的两件事:
一,人耳的遮蔽效应
如果在一段音乐中,同时演奏的几个乐器它们的发声频率接近,其中一个乐器A的响度是60DB,另一个乐器B的响度是57DB,那么人耳对乐器B的声音会觉得很微弱,如果乐器B的响度降到54DB时,人就基本听不到乐器B的声音了,它就被乐器A的响度给淹没了,这就是人耳的遮蔽效应。
二,频响曲线 -- 是耳机和音箱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见过频响曲线图的大家网上搜几张来看下)
看了第一点之后,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说耳机和音箱最重要的指标是频响曲线了。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极限在20HZ-20KHZ(我只能听到大约20HZ-16KHZ),如果有一支耳机音箱在这个频段内频响曲线是完全平直的,比如误差是+/-0DB,那么它对于20HZ-20KHZ内任何信号的响度都是一致的!那么这支耳机音箱它就能完全忠实还原唱片的内容,至少哪件乐器声音的响度大小强弱是绝对不会有错! 当然前提是我们先跳开失真和假设了前面播放器和放大器等是完美的。
所以说,我们要的耳机和音箱的动态,指标是落在频响曲线上。频响曲线越平直你就能感觉它的动态越大,信息量越大,分析力越高,层次感越明显!
(如果有人非要把三角铁的声音播的叮当响才认为这是一支对弱音还原好的优秀耳机,翘翘板会告诉你,这边拔高了,总有个地方陷下去了,陷下去的声音就不听了?)
举列AKG的K701,它就是典型的频响曲线不平直,只听到中高音,没有低音。这种耳机有什么动态?低频段的声音都被中高频淹没了,有什么信息量?有什么分析力?把它和HD650,大乌托邦等对比一下,单薄得像一张纸。
本坛内习惯把突出高音的耳机叫作“信息量大,分析力高”是极大的错误!把这种耳机叫作“素质高”更加是莫名其妙!
一个人的素质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一个耳机音箱的基本素质应该在高/中/低音全面均衡,没有低音,或者中音人声凹陷的耳机,就像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但他虚得像豆牙菜,心坏得像岳不群,你说它素质高合适么?
三,
作为对以上内容的补充,建议先去了解动态范围的定义,为何播放器和放大器需要动态范围指标,它起到什么作用?
动态范围是播放器和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简单点讲是强/弱信号的比值,要减去噪声,和信噪比密切相关。
动态范围和音箱耳机无关,它不是音箱耳机的指标。你可以去看下音响大厂有哪一款音箱或耳机有标注动态指标参数?
四,
百度和AI只是个搬运工,错漏常有。
五,
在非正式场合普通交流,我觉得怎么讲都无所谓,表达到位就好。对于耳机音箱来说,频响好就是动态好,动态好就是频响好。
~~~~~~~~~~~~~~~~~~
举例:
森海HD800S的指标数据:它的频率响应是10HZ-44.1KHZ(-3DB ),灵敏度声压级102DB (1KHZ,1VRMS),大家去搜索一下它的频响曲线会更容易懂。(其实很简单)
这个数据是说
1,测量耳机时一般以输入1V电压信号为标准。
2,HD800S在输入1V电压信号时,它在1KHZ的频段发出的响度是102DB,
重点在这,HD800S的频率响应是10HZ-44.1KHZ(-3DB ),意思是在10HZ-44.1KHZ这个频段内它的响度最高的是102DB,最低的响度是99DB,即是差-3DB。(一般是标+/-数,它这个只标负数误差更小)
其实,我觉得现在市面上的耳机频率参数都是乱标的。
|
|